发音部位靠后

发音部位靠后,原因就是口腔“后紧前松”,口腔后部太用力,而口腔前部出字无力,这样容易使字音闷在嘴里送不出去。因此,改善发声靠后的思路很明确,一起来解决发音部位靠后。

发音部位靠后1

一般会感觉自己的发声靠后、是因为说话时觉得自己的「口腔后段」或「喉咙前端」在震动,这个叫做「喉腔共鸣」;「喉腔共鸣」的音质听起来沉稳深沉、温柔,缺点就是沉闷、没有精神,不利于带动气氛,听众长时间听下来容易疲劳。

「共鸣」就是一起发出声音:声音到达一定频率、就会引起音频相同的物体一起震动发出而发出声音,而让声音更厚实;像是吉他的琴身和音孔、就是这个原理,音响喇叭也是。

「腔」就是人体有很多的位置是有很多空间的,像是「胸口」、「口腔」、还有头部眼鼻周围有很多「窦室」。

我们的声音、达到一定频率后,就会引起这些腔体的共鸣,改变我们音质;

所以你要改变「发声位置」,其实是要改变「共鸣位置」;而要改变共鸣位置,要调整的其实是声音的频率、也就是声音的高低。

解决方法,其实就是说话的时候、声音要提高一些,达到「口腔共鸣」的位置。

发音部位靠后
  

一、挺软腭

挺软腭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可以更好的形成口腔共鸣,从而可以给口腔内部提供更大的容积用来发声,声音就会显得清亮,从而减少因为后置产生的低沉感。

二、舌根的控制

声音靠后一般是因为在发声的`时候处于低喉位的情况,发声区域都在口腔的后端,可以让自己的舌根保持平直的状态,如果是处于拱起的状态,就会造成声音在后方产生共鸣,自然就会使声音后置。

三、头腔共鸣

减少胸腔共鸣的使用,多使用头腔共鸣的方式来让自己的声音往前和往上走,而不是往后和往下,从而可以让声音变得更加清晰,不会显得很暗淡。

四、唇齿力度

唇齿的控制力度也很关键,如果自己的唇部没有力量,就会让声音处于被吃进去的状态,只有积极打开口腔唇部多进行发声的配合,才会使声音前置,唇部可以和口腔进行配合,往前来进行发声,通过发“i”然后带着“a”来发声,声音就会被带到前面了。

发音部位靠后2

“半”打哈欠

吐字发声时,口腔后部是一种“半打哈欠”的状态,这种状态下后口腔既能打开,又能松弛。“半”的意思就是,后口腔打开不要“过度”。后口腔如果过度的打开,甚至有一种用“呕吐”的状态说话的感觉,发声就容易靠后,这是要避免的。

后松

后口腔太使劲,会降低气息向前的流动感,使声音在后口腔不停地转圈、混响,似乎后口腔的共鸣增加了,实则影响了字音的清晰。后口腔的紧张主要表现在舌根的紧张(比如舌根后缩、下压、抬高等)、软腭过度的挺起,以及牙关的紧张。

软腭,是声音从喉部送到硬腭前部的一个“中转站”,软腭适度的挺起就可以比较好的把声音反射到到硬腭前部,有点类似于镜子对光线的反射。如果软腭过度挺起,则可能使声音被垂直反射回喉部,就造成了发声的靠后。

牙关和舌根的紧张一方面会使口咽腔变得不够通畅,另一方面还会反过来使口腔前部无力,这就使声音很难往外送出来。当感觉后口腔比较紧的时候,可以用叹气的方法让后口腔放松下来,再继续练习。

不要急于求成,尽量少做无效的、错误的练习。注意口腔打开时是一种“半打哈欠”的感觉,牙关、下巴、软腭、舌根都是比较松弛的,这是一种轻松舒服的状态,这个动作不是刻意的、较劲的、吃力的。

前紧

加强口腔前部的力量,使“出字”有力,口腔前、后的力量平衡,有利于把声音很好的送出去。口部操的练习基本上都是在增加口腔前部的肌肉力量,比如“伸舌、顶舌、绕舌”等都会要求力量集中在“舌尖”,不然就难达到练习的目的。

唇部无力也是很容易导致发声靠后的,双唇音如果满嘴用力,就会使后口腔变紧、发声靠后,要让力量集中在上唇中部很小的一个点。

力度和敏捷是相互制约、相互促进的关系,轻松敏捷才能更有力。加强口腔前部的力量,可以多练习“力”、“量”这两个音,让字音有力的弹出,尽量的往远处送。

声挂前腭

口腔共鸣非常重要的一个内感点是“硬腭前部”。要让声音更明亮,减少闷暗靠后,“声挂前腭”很关键。后口腔的'作用就是一个“通道”,要让声音通畅的经过口咽腔,贴着软腭、硬腭的中纵线自然的流动到硬腭前部。

发音部位靠后 第2张
  

在后口腔不要有捏、挤、卡、压的力量,这些力量都会影响“通畅”。可以发“a”音延长来练习“声挂前腭”,练习时时刻注意后口腔是否松弛、通畅,让声音像抛物线一样,沿上腭送到硬腭前部,有一种“穿透”硬腭前部送出去的感觉。

避免a音靠后

a音如果舌位靠后,就会掺杂“o、e、u”的音色。发声靠后,可能很多韵母的舌位都会偏后。通过练习,使“a”的舌位、音色相对稳定。“a”的舌位准确了,其他韵母的舌位都可以“a”的舌位为基准,就可以改善发声靠后的问题。

“a”音的舌位是“央低”,舌头自然放平,唇齿相依,上下齿微露。“a”音要发好,很关键的一点是,口腔前后肌肉是均衡的紧张状态。如果口腔用力不平衡,比如“后紧、前松”,“a”就可能靠后。

后音前发,以前带后

靠后的声母、韵母,在不影响音色的前提下,发音部位可以适当的往前移。可以通过“以前带后”来练习,就是用舌位偏前的音来带发舌位靠后的音。

比如“你好”,“你”的发音位置是偏前的,“好”发音偏后,练习时要以第一个音节的发音感觉去带动第二个音节的发音,从而使第二个音节的发音位置适当前移。

发音部位靠后3

一、科学发声是什么,科学发声怎么练第一步,肌肉训练,磨刀不误砍柴工,如果一个人的参与发声相关的肌肉群没有相应的力量去发声,那么他的肌肉很容易受到损伤,因此,对唇舌咽喉腰腹等等肌肉群的训练非常重要。初学者参考海氏发声中的训练入门。

二、科学发声是什么,科学发声怎么练第二步,呼吸训练。声音的动力源自气息,气息不足,声音就传不远,气息充足,声音才能够有穿透力。学会气沉丹田,可以养成胸腹式呼吸的好习惯!

三、科学发声是什么,科学发声怎么练第三步,共鸣训练,受过专业发声训练的人,比如舞台演员、专业的播音员,他们的声音圆润饱满,而普通人讲话的时候,由于口腔和心理状态是懒散的,所以声音就干扁,不具备美感。通过丹田发声当中的,腹腔,胸腔,咽喉腔,以及头腔共鸣的训练,可以让声音变得立体有磁性。

靠前就是要胸腔共鸣

1、胸腔共鸣就是使咽喉部作半打哈欠状,发声时,下腭自然下垂,喉咽部适当开大一些,把在硬腭上声波振动的反射点移向下齿背上,

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,再由气管附近传送到胸腔引起共鸣,这时,似乎感觉到是把声音唱到胸部去一样。

2、鼻腔共鸣就是试着把嘴合着,用鼻子发音,发“嗯”,如果声音很亮就对了,千万不要把声音只停留在口腔里出不来,找着流鼻水后醒鼻子的感觉。

发音部位靠后 第3张
  

3、颅腔共鸣就是要把声音声点都尽量往高处走,上鄂要适当抬起来。把声点聚集在眉心,在鼻子和眉心形成一条线,是共鸣线。

靠前唱法提倡发声位置靠前,强调把每个字、每个音投射到硬腭、鼻腔、前额,唱出面罩的头腔共鸣,要求喉位下移打开的同时母音前置,高位安放。演唱时感觉在鼻梁、眉心,画部有轻微明显的振动,声音音色明亮、坚实、集中,富有光彩。

过分靠后的声音,会闷在喉咙里,音色暗淡,声音不坚实,发虚,咬字吐字不积极。

过分靠前的声音,会导致喉咙紧、气息浮、声音吊、音色尖锐过亮。许多歌者错误的理解“面罩唱法”,或者为了获得明亮的音色,就努力让声音靠前,这是错误的歌唱观念。

真正唱对的声音,一定是前、后、高、低四个位置都有。

歌唱中不能片面的`追求局部,而应该有歌唱的整体意识。“高位置”要有“低位置”“低气息”做基础。要使声音靠前获得“面罩”共鸣,必须打开后咽壁,得到共鸣后再向前投射。

声音相对靠前还是相对靠后,还要根据歌曲的风格需要来适当做调整。一位好的歌者,要善于根据歌曲风格来改变音色,唱活泼灵动的歌曲时,声音如果太靠后,必然唱不出灵动感,而唱浑厚大气的歌曲或者悲怨深沉的歌曲时,声音太靠前、太单薄又显得稚嫩无力。